編者按: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建成130個國家節水型城市,這些城市在構建健康城市水循環、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健全城市節水管理機制、推進各類節水示范載體建設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為進一步發揮國家節水型城市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城市綠色發展,自2022年以來,新華網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起以“城市節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國節水城市采訪活動,通過大走訪、深調研,對部分城市節水做法、節水成效進行了融媒體報道。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 高方圓 張欣然 )近日,新華網采訪了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宇,就北京市節水工作進行相關探討。李宇稱,北京市節水條例的正式實施,讓北京節水工作有法可依,倡導全社會全鏈條節水,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標志著北京節水工作開啟新的篇章,是助力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宇
立法先行 讓節水治水有法可依
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節水條例》正式施行。條例適用于北京市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全過程節水及監督管理活動。李宇稱,作為首都全面節水戰略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條例把節水工作從過去的一個部門工作轉變為全社會節水、全領域節水和全過程節水,這不僅是北京節水的一個新起點,更是北京節水工作的一個里程碑。
近年來,北京致力于建設節水型社會,用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根據《北京市“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到2025年,全市年生產生活用水量將控制在30億立方米以內,全市節水型社區(村莊)覆蓋率將達到50%。
李宇稱,北京市節水條例的正式實施,將北京20多年來的節水、治水理念與探索制度化、法制化,讓北京的節水工作真正有法可依。節水工作也從單一的用水環節拓展到整個城市規劃、運行管理等各個階段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標志著北京節水工作開啟新的篇章,是助力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水域分布圖
全民全社會全鏈條節水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北京市日前頒布的節水條例,就是要處理好人和水的關系,它根本性就是從自然界盡量少取水,不要過度掠奪自然界的水資源,取來的水要可持續地利用,在進入到社會循環要加強控制,要在每一個環節做到節約用水,所以這次我們在取、供、用、排全鏈條,各個關鍵環節進行制度設置,根據取、供、用、排的特點,專門進行一些節水方面的制度設計和措施?!崩钣罱榻B。
下一步,北京市還要陸續出臺30個配套的制度文件,把節水工作一點一滴、一步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個領域地抓下去。
李宇指出,要進一步明確管城市運行的要管節水,管生產的要管節水,管行業的要管節水,把這種節水的責任在全社會全覆蓋無死角,人人都參與,作為大家自覺的行動,成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然后努力促成一種節水型的生產生活方式,保障首都的水安全,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北京的水資源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首都安全的水資源戰略儲備仍然比較脆弱,水資源短缺仍是長期面對的基本市情水情,節水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