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掌門人》由上海證券報和約珥傳媒共同打造,是一檔財經人物深度訪談節目。節目匯聚一批有創新力、影響力、領導力、前瞻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掌門人,通過與這些優秀企業家展開深度對話,挖掘他們事業背后真實、個性、生活的一面,并展現訪談嘉賓的商業傳奇和精彩人生。
“我是一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眲礁嬖V記者,從十幾歲開始闖蕩社會,一無背景二無資源的他歷經多次失敗和磨難,最終靠著骨子里“不服輸”的精神和樂觀的態度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將家鄉的包子帶到上海,帶到全國,并將帶向世界。
先后師從陳竺、陳賽娟、趙國屏等院士級生物學大家,學有所成的熊慧在科研實踐中逐漸發現,將科研的產品商業化,能夠幫助更多的白血病、腫瘤患者。2012年,專注于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腫瘤精準分型、MRD檢測、腫瘤早篩檢測診斷產品與服務的睿昂基因誕生了。
本可以繼承父親的衣缽,當一個“安穩”的飲料廠主,可身為典型的溫州商人,海融科技董事長黃海曉骨子里的“創業、自主、開拓、創造”精神,讓他早早選擇了“另起爐灶”。
從19歲考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到30歲開始自主創業,再到53歲時帶領長鴻高科登陸資本市場……行業30余載的深耕與沉潛,讓陶春風對眾多技術細節信手拈來,談及企業經營時他顯得游刃有余。
在A股有這樣一家公司,房地產業務還如日中天時,卻轉身邁入尚不成氣候的集成電路產業,開啟“芯”事業,它就是萬業企業。
細節與大局,根本與末梢,幾十年營銷行業的歷練,讓讀客文化董事長華楠鍛造出一套自己的哲學。
作為開能健康董事長,曾經的老八股“申華實業”的創始人——瞿建國是勇立改革潮頭的創業者,是浦東開發開放中成長起來的農民企業家。他在兩個不同行業創建了兩家A股上市公司,雖年近七旬,仍堅定地走在創業路上。
作為浙江首家上市農商行,瑞豐銀行提出的目標是打造全國一流農商銀行和一流公眾銀行,成為“百年金融老店”。章偉東提出,將通過進一步拓展區域增長空間、提升資本運營效率、拓展盈利渠道來提升公司價值。
從集成灶這一全新產品切入,深耕廚電行業,從浙江嵊州出發的帥豐電器,現在已成為行業領軍品牌。商若云選擇再次擁抱先進科技,努力為千萬中國家庭打造更加健康、環保、集成、智能的現代化“無煙廚房”。
從1984年只有6名員工的鄉鎮小廠,到2022年近200億元市值、生產基地遍布全球的上市公司,臥龍電驅走過了38年。38年來,臥龍電驅深耕主業,在電機市場不斷壯大實力。數據顯示,公司的高壓電機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低壓電機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三。
當大眾對于“氟”的理解還停留在冰箱制冷劑的模糊概念時,永和股份已經把這個周期表上的單個元素做成了一門熱鬧生意。
從教授到投身實業,戴偉民說他的愿景是幫助芯片從業者實現“輕設計”。而提及芯原股份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戴偉民笑著說,芯原的業務模式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加速成長;現在,芯原股份已進入加速發展期。
在擔任華懋科技董事長之前,袁晉清是一名金融海歸,在毅然走出舒適區后,跨界進入了汽車安全氣囊新材料領域。如今,袁晉清再次選擇迎難而上,跨界進入半導體光刻膠賽道,進一步打造華懋科技的民族工業品牌。
傳承與創新,是附著在老字號“張小泉”身上的永恒命題。如何用創新擦亮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張小泉的答案是擁抱年輕人。
談及公司成長,王剛頗為興奮地告訴記者,以往公司的通訊業務是訂單式的,猶如草本植物,種一茬收一茬;現在的數據中心業務是“木本”式的,猶如種下蘋果樹,年年都能開花結果,公司也將更加穩健地成長。
簡介:作為一家從事金融科技29年的行業“老兵”,金證股份的業務覆蓋“一行兩會、三所一司”及大金融領域,構建了“大證券、大資管、大銀行、大數字、創新類”五大業務板塊。
張曉強坦言,疫情給酒店行業、給公司都帶來了很大挑戰,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疫情壓制了人們出行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是長期存在的,一旦疫情因素消退,被釋放的需求將迅速激活酒店市場。
面向未來,清新環境發展思路清晰:瞄準“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綜合環境服務商”一個目標,在資本和產業雙輪驅動下,向“生態化、低碳化、資源化”三大業務方向拓展。
在徐曉軍看來,農商行主要是服務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重點是服務中小企業實體經濟,做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蘇農銀行將堅定支持鄉村振興、普惠金融和實體經濟,立志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管家”。
在先達股份董事長王現全看來,在現代糧食高質、高產的需求下,農藥是糧食豐產豐收的保障,是作物生長的“保護神”。這意味著,農業永遠都是“朝陽產業”,既延續千百年的傳統,又要瞄準技術前沿追趕“潮流”。
從開啟“全棉時代”到打造民族品牌,他以棉花為材料鋪就一條穩健發展之路;相比“企業家”,他更喜歡被稱為“創業者”,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一直是他創業的初衷和追求——他就是穩健醫療創始人、董事長李建全。
從保送南京大學的高材生,到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再到合資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最終成為民營上市公司的掌門人,錢新棟有著豐富的經歷和獨到的視野。在他的掌舵下,塑造了一家毛利率和凈利率遠高于同行的企業。
緊緊“粘牢”夢想,步步踏實前行,晶華新材終成國內膠粘材料龍頭企業。在低端市場出現飽和、同質化嚴重的行業大背景下,晶華新材奮力開辟高附加值產品的賽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我最終找到了‘打造中國皮膚健康生態’這個點來做深做透。貝泰妮的愿景是‘為人們帶來健康和美麗’,這是我們的長期目標,而短期目標則是聚焦打造出薇諾娜這個在敏感肌賽道保持領先的產品與品牌?!?/p>
在數字化、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當下,人才已成為推動新經濟企業成長、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過去10余年間,一批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模式變革及創新的企業相繼誕生,人瑞人才便是其中之一。
“紅蜻蜓要塑造的是品牌,而不是名牌。一個企業,出名事小,有品才最重要?!奔t蜻蜓董事長錢金波的幽默闡釋中,帶有他對于企業發展理念的獨到見解。
“黃山最大的美,在我看來是在于變。因為變化,所以它才是最美的?!苯?,黃山旅游董事長章德輝做客《直面掌門人》節目,詮釋他所領會的黃山之變,以及他正帶領的黃山旅游之變。
“我們深耕一個行業,積累的行業知識是最大的競爭優勢?!苯?,金現代董事長黎峰做客《直面掌門人》節目,講述金現代如何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助力者。
資本市場各方將如何聯動奏響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樂章?近日,上海證券報走進蘇州工業園區,問計政府、監管機構、產學研等市場各方代表,共同求解新發展格局下,科技創新加速對接資本市場的新命題。
12月25日,吸收合并東貝B從而實現整體上市的東貝集團登陸A股,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第四個、華中地區首個“純B轉A”方案正式完成。對資本市場而言,這是解決B股問題邁出的又一步;對于東貝集團來說,這是成長中的一大步。
下半年以來,光伏板塊不少投資人士高呼:“光伏產業的黃金時代來了!”作為擁有兩家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掌舵人,晶科科技、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卻說:“保持耐心?!?/p>
從南昌到東莞,再回到贛州;從大學教師到高級白領,再到自主創業——金力永磁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報貴的人生幾經“易道”,卻初心未變,就是“要把人生投入到值得奮斗一輩子的地方去”。
在上海證券報最近一期《直面掌門人》節目中,來自中國工程院、復旦大學、中國人壽、萬達信息的多位專家各抒己見,從產學研多角度,解讀科技與健康的關系,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建言獻策。
不同于多數從事住宅物業管理的同行,新大正的服務對象是城市公共建筑,這一差異化讓它聽起來像是行業里的“獨行俠”。
2020年最大的風口無疑是網紅直播電商,但對于天下秀與李檬而言,這是他們已默默耕耘10年的一個領域?!白鰰r間的朋友”一直是李檬及其團隊的信條。
2002年成立的博濟醫藥,正是國內創新藥產業萌發期誕生的新藥研發“引擎”。在臨床一線工作十多年,博濟醫藥創始人、董事長王廷春逐漸將目光從用好藥轉向做好藥。
采訪中,佩戴在王煒胸前的“上海市質量個人金獎”奪人眼目,這是對他以及上海洗霸26年來所付出努力的最好褒獎。
在業內,楊勇萍被戲稱為“菇爺”,他掌舵的雪榕生物是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位居龍頭的食用菌生產廠商?!皣鴥仁袌銎骄克姆萁疳樄?,就有一份來自雪榕生物?!睏钣缕紝Υ祟H為自豪。
“在高純工藝系統領域,至純科技不懼外資巨頭?!碧峒白约旱摹翱醇冶绢I”,蔣淵笑著告訴上證報記者,至純科技已經成為高純工藝系統領域的領先者,可以跟多家國際公司正面競爭。
回首27年的氣體從業經歷,華特氣體董事長石平湘最大的感悟是做事情不能著急,看準了方向,然后持續投入,板凳坐得十年冷,終歸會有收獲。
“鋼鐵是脊梁,設備是關鍵?!敝袊苯鹧b備核心備件領域龍頭企業泰爾股份的掌門人邰正彪向記者袒露初心。
“如果能把很多和水相關的問題解決掉,這輩子就值了!” 面對鏡頭,威派格董事長李紀璽談到自己的創業初心,言語堅定有力。
朱斌被同濟大學建筑系博士生導師來增祥教授的一席話改變了人生軌跡。人們刻板印象中門檻并不高的建筑裝飾行當,在他手中成了“打造智慧人居新樣本”。
不想帶領企業邁向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就不是好董事長。工程師出身的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徽,正在帶領哈工智能向國際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看齊。
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申聯生物守護的是生豬的健康,防控的是動物疫病。
簡介:從熱血奮發的“追夢青年”,到雙鬢發白的“建設功臣”。宏潤建設董事長鄭宏舫用一磚、一石、一壢澆灌出自己的夢想與光榮,也用一道道充盈著汗水的奮斗軌跡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再度崛起與繁榮。
巴安水務董事長張春霖一直在和水打交道。童年時期,他生活在上海青浦,那是一個水鄉。1984年,張春霖進入華東電力設計院化水處工作,為火力發電廠設計水處理項目。
被譽為“中國淡水魚第一股”的大湖股份,成立于1999年1月,傳統主營業務為淡水魚養殖。但近9年來,大湖股份已逐步褪去“淡水養殖”的單一標簽,把視野放至大健康產業,立足健康產品,邁向健康服務。
日前,丸美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孫懷慶走進《直面掌門人》節目,講述丸美如何在網紅與進口品牌的夾擊中一騎絕塵,走出自己的國貨崛起之路。
“終于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蟄伏兩年后,集結好“能量”的黃躍珍如是感慨。他所掌舵的廣電運通成立于1999年,已連續11年穩坐國內ATM市場占有率頭把交椅。